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4篇
  免费   2055篇
  国内免费   18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1302篇
  2020年   937篇
  2019年   1088篇
  2018年   1074篇
  2017年   793篇
  2016年   1123篇
  2015年   1542篇
  2014年   1807篇
  2013年   1962篇
  2012年   2345篇
  2011年   2006篇
  2010年   1238篇
  2009年   1069篇
  2008年   1276篇
  2007年   1121篇
  2006年   960篇
  2005年   847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414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01.
饲料硒和维生素E对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克山病病区粮配成基础低硒饲料,补充硒和/或维生素E组成四种不同水平的饲料,饲喂雄性断乳大鼠,观察其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评价指标是用抗坏血酸诱发的红细胞溶血率、被O~-_2(超氧阴离子)氧化的血红蛋白量和组织中的TBA值。动物饲养13周后,自尾静脉取血,测定溶血率和血红蛋白被氧化的百分率,和全血SeGSHPx(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15周后将动物断头杀死,立即取出心脏和肝脏测定SeGSHPx活力和TBA值。结果表明在克山病病区粮的饲料中补充硒或维生素E,或者二者同时补充均明显提高组织中的SeGSHPx活力和降低组织中的TBA值。不论在硒缺乏时或硒充足时,饲料中补充维生素E显著降低抗坏血酸诱发的红细胞溶血率,对O~-_2氧化血红蛋白无保护作用。在维生素E缺乏时,仅补充硒对溶血无作用。不论饲料中维生素E缺乏或者充足,补充硒对O~-_1氧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细胞色素C_3不仅能增进除去铁氧还蛋白载色体的循环光合磷酸化活性的恢复,而且也增进以DCPIPH_2为电子供体,维生素K_3、反丁烯二酸分别为电子受体构成的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活性的恢复。 氩气相下,细胞色素C_3促进正常载色体光合磷酸化活性的最适浓度是1.8 μmol,当PMS存在时,这一促进作用随C_3浓度的增加而直线上升,然后呈稳态。 Antimycin A(10~(-7)mol/L)能充分抑制C_3参与的光合磷酸化活性,这一抑制现象在PMS存在时消失。 o~-phenanthroline(1×10~(-5)mol/L.)对C_3参与的光合磷酸化活性亦具抑制作用,并被PMS的添加而消失,当浓度提高时(10~(-3)mol/L),抑制现象不因PMS的存在而消失。 氢气相下的载色体光合磷酸化活性比氩气相下的低,并且随着载色体贮存(-20℃)时间的增长而急剧下降,24h贮存,丧失活性达60%。C_3对氢气相下的光合磷酸化活性具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铁氧还蛋白则不能,但两者同时存在时,其磷酸化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3.
根癌农杆菌Ti质粒的T区DNA带有致瘤基因,其基因1和基因2编码生长素吲哚乙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两个酶。以pGV 354(pBR322质粒中插有Ti质粒C 58 T区DNA的HindⅢ15—HindⅢ22大片段)重组质粒出发,我们分离了基因1和基因2,并构建了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重组质粒pBZ 692,通过基因载体pGV 3850,我们将基因1和基因2引入了高等植物。结果证明基因1和基因2能促使烟草、向日葵、土豆等转化组织分化长根,转化的根在MS_0培养基上能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自主生长,在转化的组织中有转化标记胭脂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4.
用对阿特拉津(Atrazine)除草剂抗性的龙葵生物型B_(12)株系作材料,制备叶绿体DNA。B_(12)株ctDNA(叶绿体DNA)经BamHI酶解,在0.7%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24条带,其中最大的片段为18.6kb,最小的片段为1kb。用pBR322作为载体,构建B_(12)株ctDNA BamHI片段文库。通过与探针的分子杂交,从中筛选出含有编码叶绿体32kd蛋白质的阿特拉津抗性基因的克隆pSB135和含有ATP合酶α亚单位基因的克隆pSB132。  相似文献   
105.
106.
Zhu ZP  Marsh L  Marcus A 《Plant physiology》1983,71(2):295-299
The enzyme 3′-AMP nucleotidase was purified 2,500- to 5,000-fold from extracts of an acetone powder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embryonic axes germinated for 40 hours. Sodium dodecyl sulfate 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chromatography on Biogel-P100 indicate that the enzyme is monomeric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39,000. Extracts of embryos germinated up to 6 hours have only 1% of the 40-hour level of enzyme activity. To see if the increase to 40 hours represents de novo synthesis, extracts were compared for their ability to react with a rabbit antibody prepared against the enzyme. In immunodiffusion tests, 40-hour extracts showed a strong precipitin line coincident with that of the purified enzyme, whereas no precipitation was observed with 1-hour extracts. When the enzyme present in 40-hour extracts was partially inactivated by EDTA, it still blocked the ability of the antibody to inhibit enzyme activity. Extracts of 1-hour embryos, in contrast, were not able to block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the antibody. Embryos allowed to take up 35SO4 between 40 and 46 hours of germination synthesized 35S-labeled 3′-nucleotidase. In contrast, no radioactive protein synthesized by embryos during the first 6 hours of germination coincided on gel electrophoresis with the enzym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 in 3′-nucleotidase activity is a consequence of de novo synthesis of the enzyme.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大叶杨配囊及胚珠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叶杨胚珠、胚囊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及不溶性多糖的分布和消长。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四分体及功能大孢子中含较少不溶性多糖,但却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功能大孢子经分裂发育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四核胚囊开始积累细胞质多糖,成熟胚囊中除反足细胞外充满淀粉粒。反足细胞形成后不久即退化。助细胞具多糖性质的丝状器,受精前两个助细胞退化。卵细胞核对Feulgen反应呈负反应。二极核受精前由胚囊中部移向卵器,与卵器接触后融合形成次生核。发育早期的胚珠为厚珠心,双珠被。晚期,内珠被退化,故成熟胚珠为单珠被。四核胚囊时期,珠孔端珠心组织退化,胚囊伸向珠孔形成胚囊喙。合点端珠心组织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一性质与绒毡层性质相似,可能涉及胚囊的营养运输。胚囊的营养来源于子房和胎座细胞内贮存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110.
黄山贝母和天目贝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报道了产于江西的黄山贝母(F.huangshanensis Y. K. Yanget C. J. Wu)和浙江的天目贝母(F. monantha Migo)的核型:前者为2n=24=2m 2sm 6st(4sc) 14t;后者为2n=24=2m 2sm 6st(4sc) 14t(2sc)。此外,与国内报道的其它贝母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